近年台灣醫美年齡層有逐漸年輕化趨勢,使用有雜質的肉毒桿菌素者治療超過3次後,有8成表示效果遞減。部分消費者為了維持效果,不斷增加劑量與頻率,也讓消費者更暴露於肉毒抗藥性風險中。而肉毒桿菌抗藥性,可能對治療效果與未来醫療照護造成影響。
A型肉毒桿菌(BoNT-A, Botulinum Toxin A)注射是普遍的醫美療程,其實肉毒在臨床治療用途十分廣泛,主要是治療抬頭紋、皺眉紋、魚尾紋等,經由放鬆肌肉,減少動態皺紋等達到效果。根據醫師經驗,肉毒較新療程已擴展到臉部控油、膚質改善等,還可治療尿失禁、痙攣性斜頸、肌肉筋攣、斜視與眼瞼痙攣等醫療用途。
擁有超過114年歷史的德國莫氏專業美容醫學集團Merz Aesthetics,攜手多位台灣與國際醫美權威共倡議重視肉毒桿菌抗藥性議題。莫氏台灣區總經理洪淑芬表示:「由於肉毒桿菌產品特性,療效通常維持3~6個月,需重複施打以維持良好狀態。因此挑選不易造成免疫抗藥性的純淨肉毒更顯得重要。」

高嘉懋醫師表示,亞太地區尋求治療的消費者數量增加與仿單外應用擴大,持續增加使用肉毒桿菌,醫美不再是熟齡專用,年輕人將醫美視為日常保養的一環,因此對BoNT-A免疫抗藥性的認識很重要,建議選擇高純度BoNT-A確保長期安全。尤其第一次使用BoNT-A的消費者,高純度BoNT-A是較好的選擇。
近年逐漸流行改善肌膚控油、毛孔緊緻等療程施打部位是皮下注射肉毒,比之前為解決抬頭紋、魚尾紋、咀嚼肌等採行肌肉注射施打肉毒桿菌,更因注意抗藥性的潛在風險。在不捨棄療效與安全性的情況下,應考慮將不易造成抗藥性安全性較高的BoNT-A製劑作為治療。
德國免疫學專家Dr. Michael Martin分享,肉毒桿菌中含複合性蛋白或沒有活性神經毒素等,都是造成抗藥性的因素。近年醫美為了追求效果,注射總劑量持續增加,已幾乎接近醫學治療使用,人體內免疫系統不會辨別肉毒桿菌要解決的個別部位問題,因此增加總劑量也增加了複合性蛋白而造成抗藥性。尤其目前使用者年齡層降低,若不注意肉毒桿菌抗藥性的潛在風險,未來勢必會成為醫療風險。
菲律賓Prof. Pacifico E. Calderon表示,若肉毒抗藥性患者有使用肉毒產品治療慢性內科/神經系統疾病需求,在臨床醫學治療的影響可能非常嚴重。因為醫美療程施打肉毒桿菌造成的抗藥性,將可能限制患者治療疾病時藥物選擇。

桌球王子江宏傑擔任純淨肉毒安全推廣大使。「由於過去是職業選手關係,非常在意藥物是否殘留身體造成長久的負擔,甚至影響表現這類事情。因此選擇任何一項用於身上的東西,我都本能地在意安全性。」
帥氣臉蛋擁有超強魅力的質感型男江宏傑,在演藝圈、體壇皆有亮眼成績,平日工作家庭兩頭忙,隨著歲月的增加,眼角、嘴角也開始出現細紋。身為運動員、好爸爸多重角色,凡事以安全第一,呼籲大家慎選純淨無抗藥性的肉毒,才能長久持續的安心美。
親自體驗過純淨肉毒療程的江宏傑建議,在治療前與專業醫師詳細溝通,了解每項產品的強項與弱項,找到最安心安全的產品,「畢竟我們都希望用在自己身上的東西是純淨安全有效;在追求純淨美之前,安全是最重要的主張。」
薛博仁醫師表示,純淨肉毒有無雜質低抗藥性的優點,適合長期使用,施打部位精準,時間短恢復期快,像江宏傑這樣忙碌的男生及想持續維護自信外表的女士相當方便快速,可做為長期保養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