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擁有的東西少了,其實擁有的更多了,擁有更高的效率、更強的執行力,更加能夠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風靡全球的麻理惠生活哲學再進階!整理就是整頓、清理所有的人事物。整理不僅讓家裡變得井然有序,更能改變人生。從過度獲取執念、欲望中解放,讓身心煥然一新的極簡練習。

引發全球怦然心動整理風潮的近藤麻理惠認為,整理帶來的效果中,最神奇的就是「學會喜歡自己」。她用100多幅全彩精美實景照片,從日本風到歐式、美式,帶領你與自己、與家、與物品對話,想像理想的居家生活,在怦然心動中找到最愛的自己。
近藤麻理惠的《學會整理,就會喜歡自己》不是一本收納整理的書,而是教你如何讓家成為真正的避風港,提供可操作的居家整理術,透過直面內心的提問,梳理個人的心理狀態,活出想要的人生。
從室內空間規畫、早晨/日間/晚間的時間及活動安排、食譜,到與家人的相處,近藤麻理惠分享的由外到內的人生整理術,更是一套生活哲學,讓你在家中每個角落、每個時刻都感受到幸福。

如果夢想能成真,你希望過什麼樣的生活?學著識別日常生活中哪些活動帶來快樂,哪些卻浪費了寶貴精力,你就能整理日常生活,並享受改變人生的成果。
請花時間查看做的每個活動,是否值得被安排在生活中?也許你會想重新安排自己的一天,把時間花在更珍貴的事情上。整理一下每天使用時間的方式,就能讓人生充滿令我們怦然心動的事物。

心理學作家盧熠翎在新書《練習不想要:在過剩世界裡,我們要學會減法生活》提出精神熵增理論,一旦缺乏管理與維護,人的精神狀態就會自動自發趨於混亂,就如電腦、手機般,沒有清理更新,會越用越慢,越來越卡,甚至是中毒。
盧熠翎認為,減法生活是抵抗熵增的有效方法。在物質、資訊爆炸的現代社會,各種雜物跟負擔會不知不覺填滿生活。不同於以往的加法思維,減法生活才是需要學習、刻意實踐,且更適合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
本書從外在物品到個人身心能量,分享多種清理的具體實踐方法與案例,幫忙排除不必要的負擔,減少各種想要的執念。書中總結各流派的斷捨離、整理術及打掃技巧,幫助整理生活空間。環境簡約有序,內在也可以得到平靜。

作者認為,斷捨離不是要過捉襟見肘的生活,而是把耗損的心力回收,專注真正重要的人事物。只要反覆進行清理功課,就有機會改變,甚至影響外在環境,錨定一個全新的自己,擁有豐實的人生。
盧熠翎指出,外物由心造,整理物品能一併清理執著與不捨。替身體與頭腦制定清理計畫,利用負熵飲食、規律作息、運動照顧身體。活用正念、時間管理、數位斷捨離,釋放頭腦的壓力。身心清理輕盈,就能有效面對各種挑戰。
外在觀點及外人看法也要做清理,檢視精簡人際關係,放下對他人認同的渴望,讓內心不再受外界是非、價值觀操控。布置儀式空間,每日清理能量,調整到正向頻道,設置人生的願景板,讓目標如同燈塔,引領走向豐盛的未來。
(Photo from:方智好讀、時報文化、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