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告別,才能好好的重生。」這是關於告別的故事,人生最難的練習,就是生離與死別。《退休的貓侍衛》是一位貓侍衛與陪伴18年的公主虎斑貓最後送別的旅程。
台灣知名插畫家劉嘉圭beat,作品取材自現實生活,以輕巧極簡有點可愛的筆觸轉化人生的重量。對一個創作者來說,剖析並分享內在歷程是需要經過很多思索,與貓一起生活18年,他的人生經歷了各種轉折與蛻變,而最好的陪伴與撫慰就是那隻虎斑貓。 然而,她已不在。

在《退休的貓侍衛》書中,他與貓咪的對話,皆透過一名動物溝通師協助。過程讓他從原本沉重的心,慢慢開始釋懷,逐漸步向療癒。透過輕鬆幽默的插畫圖解,搭配一篇篇散文,呈現出貓與人之間的趣味生活點滴。
隨著進入敘事情境,步向尾聲之際,還是難免為之動容,也是所有曾與小動物相伴,且經歷離別之痛的人能共感的深刻經驗。「妞妞,妳知道我不會有完全準備好的一天吧?」
退休的貓侍衛
1 8年的貓生中,她陪我經歷2 0、3 0歲那個想成家、想用工作跟世界證明什麼的年紀,也陪我經歷兩段戀情的開始與結束。當會動物溝通的朋友開始幫她傳話時,我才發現她是比身邊任何人類都了解我的存在,包含她生病時朋友曾問會不會想再回到我身邊?
「不用了,他要去過新生活」她說。這乍聽無情的答案,實則充滿深度理解的愛。

此時寫這篇序的我,已在過當初妞妞口中的新生活,有時仍有點不太相信,這彷彿看不到盡頭的長長黑夜真的走過了,而黑夜中顫抖走下的每一步,都變成新生活土壤裡的珍貴養分。
「你有跟妞妞說分手不是她的錯嗎?」從醫院把貓接回家後,朋友這樣叮嚀。「以你們家這隻的個性,要把分手前後因果娓娓道來、長篇大論的交待噢。」
回家,我把貓抱上沙發。「妞,跟妳說噢,我跟她分手真的跟妳沒有關係,妳還記得之前……」一邊摸著貓,一邊開啟近20分鐘的細說從頭。「所以妳看吧,跟妳真的沒關係。」

貓背對著我,偶爾輕微搖晃尾巴,到某個時間點,貓似乎覺得聽夠了,站起來跳下沙發,好幾天不願進食的她,緩緩往飼料碗前進吃了起來。我差點哭了。
妞妞停止進食的第7天,早上忽然爬上床叫我,露出想吃東西的神情,一直沒事做的看護又重拾久違的任務,雖然妞只吃了幾口,但她肢體明顯比較放鬆,討摸討拍的時間變多了。

朋友說妞妞現在的痛感比較少,比較多是疲累,然後有些地方漸漸爬不上去了。「你摸她時有試著癒療她的身體痛苦,是嗎?她說當下會覺得身體沒有那麼緊繃。」
每個人跟寵物的道別,都有屬於自己的功課。「有啊,我會想這樣能不能讓她舒服一點,天啊,她真的感覺得到耶。」我說之前一邊摸,腦中會一邊不斷編織好多種恐懼故事,然後就會摸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