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票資訊】五月的35日悲喜交錯 純真視角直面現實

1940年德軍佔領法國,從事記者工作的路德維希(沃爾克布魯赫飾)與1歲的兒子洛弗(朱利斯衛考夫飾)為了逃避納粹政府通緝,已經在法國馬賽流亡3年,眼看著法國也落入納粹控制,2人決心帶著愛犬阿迪逃離歐洲,前往紐約與洛弗的媽媽(安娜瑪莉亞穆埃飾)會合。

邁向自由的代價讓他們飽受苦難,為了逃至葡萄牙搭船,父子倆偽造身分、沿途躲避追緝、翻越庇里牛斯山脈陡峭小徑,每一刻都是生死瞬間。途中,2人認識了與洛弗差不多年紀的牧羊女諾麗雅兒(諾娜卡多納飾),在她的幫助下,3人1狗輕裝動身,踏上佈滿危險的未知旅程…。

電影《五月的35日》(The Path)改編自1931年魯迪格柏特萊姆(Rüdiger Bertram)德國奇幻諷刺童書《Der Pfad》(英文The Path),小說與電影情節皆取材自真實事件,描述1940~1941年間,猶太難民為了逃避納粹迫害,冒險從法國南部穿越庇里牛斯山脈,德國移民麗莎菲特科與丈夫在當地進行難民救助行動,幫助許多人逃往西班牙。

猶太裔哲學家班雅明也曾經走過這條逃亡小徑,最後卻因無法出示法國當局核發的身分證明,而在加泰隆尼亞絕望自殺。這條橫跨法國與西班牙的逃亡小徑,被法國與西班牙分別以”Chemin Walter Benjamin”與”Ruta Walter Benjamin”紀念,意指”瓦爾特.班雅明小徑”。麗莎菲特科最後出版回憶錄《逃離庇里牛斯山脈》,成為這段歷史重要紀錄之一。

導演藉著童書內容,佐以孩童純真視角,與戰爭冷血與刀槍無情形成強烈對比,深刻關注兒童難的議題,敘述納粹時間孩童被迫與父母離散的悲歌。導演特別回到庇里牛斯山當年逃亡路徑實地拍攝,還原戰爭下難民被迫離散的痛苦,試圖帶給觀眾苦難之下的盼望與奇蹟。

《五月的35日》結合了奇幻懸疑元素與出色鏡頭語言,用驚喜輕柔觸感拍出兒童在逃離戰爭時被迫獨自應對的情況,透過孩童純真視角,直面戰爭下的兒童難民議題,並以二戰作為故事背景,探討極具時事性的主題──戰亂與和平。電影勇奪2022年德國奧斯卡蘿拉獎最佳兒童電影大獎, 榮獲7項國際獎項肯定、5項提名。

電影引導觀眾穿越山脈,在整部電影中拍出山脈壯闊,描繪沿途各種美妙多樣的自然景觀。《五月的35日》被設計成一個令人興奮的故事,帶著懸疑、喜劇與戲劇元素,儘管有悲劇背景,但也給觀眾帶來一些微笑。

潮流誌提供上映首周7日交換券,請務必「私訊」或email:intrendlog@intrendlog.org/intrendlog@gmail.com給小編喔~~

【活動方式】
◎步驟1:請發私訊或EMAIL,寫下對和平&戰亂的看法,並留下正確聯絡方式資料。
◎步驟2:請務必正確及填妥資訊,如資訊錯誤,視同放棄得獎資格喔!

【贈票活動資訊】
◎活動時間:11月20日~11月28日中午12:00止。

發表留言